三教寺,位于石柱县城东7公里回龙山腰。
“三教”,顾名思义,是集儒、道、佛三教于一体的寺院。在中国,集三教于一体的寺院共有五个:北京市西城区盆儿胡同有一个,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有一个,山西祁县有一个,河北新乐市正莫村有一个,还有就是石柱县三教寺。
石柱县三教寺建于明弘治八年(1495)由石柱宣抚使马徽之母陈氏所建。到崇祯十年(1637)的时候,秦良玉又对它做了增修。现在的三教寺,有五重殿堂,占地30多亩。
三教寺共有五重殿,在第二重殿内,设有藏经阁,藏经3千多卷,楼前横嵌“大振宗风”匾额。两旁分列罗汉群像。大雄宝殿后是禅院,院门上有“禅院生辉”匾额,左侧设客厅、僧舍、膳堂,右侧设客房,厅后有花园。寺右侧为智先和尚骨灰塔,寺后为秦良玉陵园墓地,寺院周围古树参天,绿荫蔽日。
大家可能会有疑问,为什么秦良玉的陵园会与一个和尚的骨灰塔挨得这么近呢?
这要从秦良玉幼年时说起。智先和尚在出家前原是秦良玉的师兄,名叫余成寿。
余成寿与秦良玉从小在一处练功习武,两人一直感情深厚。只是,在余成寿让秦良玉知道他对她的感情前,秦良玉的心中早已有了马千乘。
这件事情发展到后来,立誓非秦良玉不娶的余成寿终于知道秦良玉心中另有他人,顿时万念俱灰,选择了出家。
秦良玉和马千乘成婚之时,正值国家动乱、社稷不稳之际。为保石柱一方百姓安宁,新婚的土司夫妇组建了以长枪营、罗汉营、女兵营、火器营、哨探营五大阵营为主的“石柱马家军”。
在夫妻二人求贤若渴之际,智先和尚被任命为罗汉营头领,并将三教寺作为五大阵营的军营。
在三教寺内,佛家求来世,道家为今生的主张在行善积德、修身养性、清心寡欲的修行上得到了统一,而儒家思想作为国教,在这里被尊为首。因此,游览三教寺,大家不难发现,这个寺庙的整体格局遵循:“国教在前,外教在后,入世在前,出世在后的原则。三家可以供进一个山门,共处一座庙宇,但教规有别,各自有殿,互不影响”。
此外,民间有这样一句歇后语:“三教寺的和尚——有家有室”,也就是说,三教寺的和尚是可以娶媳妇的。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,这又是为什么呢?欢迎大家到三教寺,一起寻找你想要的答案。